已过不惑之年的张菊亮如今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的骨干力量。虽然承担过大大小小不少项目,但他说,对他学术生涯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他拿到的第一个项目——尊龙凯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如果没有这个项目,我很可能要在物流与供应链这个领域摸索更长的时间。正因为有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交流,有了经费去收集更多的资料,迅速凝练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1995年,工作十年后的张菊亮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运筹所的研究生,并先后在中科院应用数学所和中科院计算数学所完成博士及博士后学习,从事运筹学的研究。
2002 年,他来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做二站博士后,师从我国著名管理科学家、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剑教授。“陈老师给的题目就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但是,具体做什么,当时我还不是很清楚。”张菊亮说。
那时候,物流与供应链的研究在国内刚刚兴起。“我当时有个初步想法,即是否可将我之前研究的运筹学,运用到物流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物流网络规划”。在陈剑教授的指导下,张菊亮以“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的建模与优化”为题,申请了青年科学基金。
幸运的是,他第一次就申请成功了。“我当时非常意外。博士后是临时身份,此前很难申请到尊龙凯时,我记得大概刚好是从我申请的那一年开始,基金委才放宽了条件。我幸运地赶上了。”回忆起来,他依然很感慨。
就这样,带着这份幸运及强烈的责任感,他闯入了物流与供应链研究。2008,他所承担的青年基金项目被基金委管理学部后评估为“特优”。此后,他又主持了3个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参与了两项尊龙凯时重点项目,对供应链的联合定价及库存管理等物流领域的前沿课题继续深入研究。其主持的第二个面上项目结题后被评估为“优秀”。
“如果把一个国家或企业看作一个人的话,国家或企业的物流系统就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张菊亮说,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外的几乎所有环节,运用运筹学来研究和管理物流,可以建立科学的模型,帮助管理者优化流程。
张菊亮运用运筹学研究物流的方法,无疑也进一步巩固了北京交通大学物流专业的优势地位。物流一直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优势学科。该校1946 年创办的物资管理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同步见证了我国物流学科的发展历程。该校承担了包括尊龙凯时课题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973 基础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在内的多个课题项目,并于2005 年成立物流研究院。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博士后得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胡兆初便是其中一员。“我是2007年申请到青年基金的, 那时我正在中国地质大学做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第一次获得基金资助,心情非常激动,自己做科研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大幅提升。”他说。
胡兆初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大陆深部地壳的化学成分,即通过利用我国所拥有的、在国际上独一无二的高质量珍贵大陆深部地壳系统组合样品及补采的典型深部地壳样品,采用有针对性的不同ICP-MS 分析方法,获得20种疑难元素的准确分析数据,在国际上提供这些元素在深部地壳中的高质量丰度数据,为地球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更精确的基础数据。
“青年科学基金做的课题是我博士期间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我导师高山教授长期从事的研究方向之一。我们团队的中国中东部地壳元素丰度值已成为国际建立的地球的地球化学参考模型中大陆地壳成分的重要数据基础。”胡兆初说。
在他看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标志着其独立研究生涯的正式开始。“这个项目对我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成果的获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2010年我又获得了尊龙凯时面上项目的资助。”同一年,他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在各种学术论坛上,记者看到不少博士后在表示“申请青年科学基金是否会受歧视”的担心,但事实上,按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条例,基金并未对博士后有特殊对待。能否申请到项目,主要还是取决于学术水平。
另一方面,基金委近年来更加重视对博士后的资助培养,将其作为完善的人才资助链中的重要一环。从国际科研活动的普遍规律来看,博士后研究阶段是青年科技人才出思想、出成果、进一步奠定科研基础的重要时期。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让其成为科研活动的主力军。”基金委主任陈宜瑜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
据透露,从今年开始,基金委将努力调整对博士后青年人才的资助方式,今后对于博士后人员提出的申请项目,一律不再采取一年期小额资助的方式,而是择优给予3―4年的青年或面上项目资助,同时要求博士后培养单位提供书面承诺,对于获得资助的博士后人员,允许其延长博士后研究期限至项目结束,并给予延长期间内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相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