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期双清论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召开![]() 2025年4月26—27日,尊龙凯时基金委第410期双清论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尊龙凯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管理科学部、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举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论坛主席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彭建兵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崔鹏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共同担任。尊龙凯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主任郭正堂院士,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姚玉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论坛主席彭建兵在开幕式上致辞。 郭正堂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自然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灾害事件频发,各种灾害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叠加,灾害风险显著增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科技挑战,亟需在灾害防治领域突破科学认知瓶颈、攻克关键技术短板、创新管理模式,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减少灾害损失,更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次论坛聚焦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大议题,正是要凝聚多学科智慧,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系统性、前瞻性的科学支撑。面对自然灾害这一人类共同挑战,科学界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科技工作者要携手绘制中国自然灾害防治的科技创新蓝图,为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姚玉鹏常务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防灾减灾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关心的问题。科技工作者应从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做好支撑和服务。近年来,通过双清论坛,科学家研讨提出前瞻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科学问题,为高质量发展科学基金的立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双清论坛带头加强会风建设,提升论坛研讨成效,面向科学研究,扩大战略视野,提出本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支撑科学基金和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立项;积极提出科学理性的战略研判和政策建议,在科技界发挥引领作用。 刘大锰副校长在致辞表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科技工作者应携手推动我国工程地质和自然灾害防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彭建兵院士代表论坛主席致辞,强调作为科技工作者应义不容辞地构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坚持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管理变革“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破解当前防灾减灾面临的瓶颈问题。期待通过本次论坛的思维碰撞,为构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供关键理论与技术支撑。 本次论坛围绕“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之理论创新体系”“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之技术创新体系”“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之管理创新体系” 3个议题,安排了9个主题报告和6个特邀报告。与会专家在研讨中认为,本次论坛密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凝聚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分析了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当前该领域的科学难题与科技短板,深化了自然灾害形成演化过程和多灾种融合链生致灾机理的认识,凝练了自然灾害治理体系框架,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攻关方向,将为推动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供基础科学支撑。 王成善院士、崔鹏院士、王会军院士、彭建兵院士、殷跃平院士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50余位专家学者,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李晓春、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杨思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张开军,尊龙凯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吴刚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