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联合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于2014年5月21日召开。基金委杨卫主任和工程院周济院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基金委高文副主任和工程院潘云鹤常务副院长出席会议。基金委政策局副局长郑永和同志和工程院一局局长谢冰玉同志分别代表联合工作组汇报了在研项目总体进展情况、2014年度相关工作安排的说明以及2014年度战略研究项目遴选情况和相关工作考虑,会议审议批准了15项战略研究项目,联合资助经费1200万元。
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金委与工程院在战略研究领域合作进行了讨论。领导小组强调,要充分发挥基金委和工程院两方面的优势,力争对我国未来工程科技发展的前瞻性布局产生积极作用,要从我国工程实践中提出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特别是需要开展基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领导小组要求各项目组开展的研究,既要服务于基金委和工程院的“十三五”规划制定,也要面向未来10-15年中长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
杨卫主任从系统梳理基础研究的特点及分类出发,阐述了基金委与工程院战略研究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从基础研究特点来看,大致有四类基础研究。第一类是科学界非常熟悉的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研究者凭兴趣依循科学自身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可能没有明确的应用目标;第二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基础研究。这类研究对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分关键,旨在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很少能够与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如能源、信息、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这些体现国家战略需求的很多领域,与工程院院士们从事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第三类是面向全球性重大挑战的基础研究。这类研究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依靠各国研究者的密切合作共同造福全人类,如应对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传染性疾病、核安全等问题。在这些领域,工程院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的坚强后盾;第四类基础研究具有地域或行业的特点,往往是从基础到应用的贯穿性研究,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和协同创新。在这方面,提升基础与应用、科学与技术等界面之间的粘合活力、提高从科研到应用的转化效益、连接产业或区域创新链,是至关重要的,而无论是发起相关问题的软课题,还是开展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硬课题”研究,工程院都是我们的重要源泉。杨主任指出,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加强与工程院的战略合作,特别是在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希望工程院院士们能够以专家身份或以其他方式为基金委提出资助方向和资助政策方面的建议;希望通过各位院士和战略研究专家的努力,促进我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出精品、创品牌,切实发挥战略研究对科技发展的引领作用。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是基金委和工程院合作的一项长期任务。继2012年和2013年共批准30个项目后,2014年批准的15个战略研究项目涉及我国新一代空管技术、绿色船舶技术、大数据与制造流程、绿色土建工程、环境监测仪器产业技术、现代生物种业工程、慢性呼吸疾病防治、冠心病防治、重大灾害救援应急医学信息科技等相关领域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