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重大项目(生命科学与化学科学交叉)—— “病毒逃逸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评审工作日前顺利结束。
“病毒逃逸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重大项目的科学目标是:选择一种重要病毒,探讨病毒逃逸免疫反应的细胞与分子规律,以系统免疫学为手段,综合利用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病毒逃逸抗病毒分子、病毒逃逸抗病毒信号通路和病毒逃逸抗病毒细胞三个层面,阐明病毒逃逸免疫的机制。本重大项目关注的科学问题有:(一)病毒干预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及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二)病毒抑制抗病毒免疫受体及其信号通路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三)病毒调节免疫细胞及其亚群发育分化与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本项目吸引了国内本领域较多高水平科研队伍的参与,共计收到来自9个依托单位的联合项目申请4项,共16份申请书,竞争十分激烈。
经过形式审查、同行评议、评审论证会答辩和委务会审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田志刚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联合申请的项目 “乙型肝炎病毒逃逸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获得资助。
该项目立足于项目组成员现有的病毒感染与免疫应答调控的研究基础,围绕乙型肝炎病毒HBV如何逃逸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核心科学问题,将以HBV逃逸天然免疫、HBV诱导宿主免疫耐受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以及HBV逃逸免疫反应的分子结构基础研究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拟应用HBV感染的急慢性及转基因小鼠模型和HBV感染病人标本,利用深度测序与筛选、蛋白组学、表观遗传组学、结构生物学等技术,探讨HBV抑制抗病毒免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揭示肝脏微环境HBV免疫耐受形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深入认识HBV免疫逃逸过程中HBV编码蛋白与宿主免疫分子之间、靶细胞表面配体与免疫细胞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从而为阻断HBV免疫逃逸、降低HBV感染导致的免疫损伤以及设计HBV免疫治疗技术和研制新型有效HBV 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潜在靶标与新研究方向。
本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资助经费为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