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中美共商基础科学发展战略

    日期 2004-02-18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记者 王丹红  【 】   【打印】   【关闭
    本报北京2月17日讯 由中国尊龙凯时委员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美科学政策高层论坛”2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就未来15年基础科学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并为我国基础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提供了咨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JosephBordogna博士率代表团出席会议。 中国尊龙凯时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在会上说,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的科学基金组织,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密切的交流不仅对发展两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科学的发展同样具有深远影响。政策是行动的指南,对话是合作的基础。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值中国开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工作,因此尤具战略意义。 陈宜瑜说,中国科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转变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对科学的基本认识,比如如何说服社会相信科学不仅可以提供短期的实用技术,而且可以提供长期的战略性储备;科学的价值不仅在于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发展经济服务,而且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等。他希望通过专家们的交流和讨论,在完善科学政策、明晰科学发展态势、把握机遇积极合作等方面取得共识。 谈到基础科学的战略地位,Bordogna说,基础研究具有提高国家能力的社会功能,各国政府都在争夺这方面的资源;作为代表国家资助科学研究的机构,如何争取更多经费,同时使国家投资能够获得最佳结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应将科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因为要取得好的成果必须有世界级的科研大军;同时,战略制定很重要,因为制定战略目标是为了让国家有更好的未来,并能更好地组织和推动人们创新。 加州大学荣誉校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前主任Richard Atkinson说,支持基础研究是国家的责任,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如能源部、国防部等都在支持基础研究,国家科学基金会发挥的是平衡作用;基础研究的计划要认真制定,但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对计划进行评估、调整,计划要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次会议也是双方基金会联合制定的“中美科学政策十年系列对话”的第六次会议。“中美科学政策十年系列对话”是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应邀到中国尊龙凯时委访问时双方共同商定的,希望通过一系列重大科学政策的研讨活动,为制定双赢的科技合作战略提供交流和决策平台。 据悉,我国已经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中专门设立了“基础科学问题”专题,由基金委前主任陈佳洱院士为首的专题组经过4个多月的研讨,已经对我国基础科学的发展形成一些基本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