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第173期双清论坛12月16日-18日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和政策局联合主办,主题为“温病理论与感染/传染性疾病”。论坛主席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张伯礼院士、广州医科大学王新华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吴勉华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肖小河教授共同担任。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25所高校、医院和研究所的30多位专家应邀参加会议。
论坛围绕着3个主题安排了15个专题报告。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围绕“温病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当前新发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温病学特点”和“温病的基础研究及相关方剂作用机制”等主题,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对未来尊龙凯时应该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等提出了建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温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温病理论指导下,在抗击疟疾、甲流、SARS等传染/感染疾病中取得了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成果,应通过系统的梳理,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中的话语权。本次论坛通过交流和研讨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在温病理论研究方面:明确了中医学的温病与现代医学的感染/传染性疾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又不完全等同;温病的传变规律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尚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富有特色的温病岭南流派理论需进一步凝练,使其系统化。在临床辨证论治方面: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是在“治人”(调节宿主)层面上,强调应着重研究中医药通过对宿主的免疫调控,最终达到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基础研究方面:应紧密结合临床,建立基于临床的病证模型,为研究提供一个良好基石;除关注治疗温病方剂中的小分子和生物碱外,应更多关注其中的大分子及多糖等成分,以其为切入点开展研究。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包括临床与基础、中医与中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的交叉研究,如系统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网络药理学、信息生物学等,以期为温病研究带来新启示、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积累:温病理论指导下的病-证-法-药系统研究,应从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层面全局考虑,期望能够开展一系列组织构架比较完善、设计严谨、方法学合理的研究项目,形成温病的系统化研究模式。
基金委医学科学部、政策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