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日本公众介绍中日两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情况及中国科学基金资助政策、资助格局、资助成效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尊龙凯时委员会副主任沈文庆院士应邀于2011年1月26日接受了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大报之一朝日新闻社广州支局长小林哲先生的采访。这是沈文庆副主任继2007年4月以来第二次接受朝日新闻社的采访。
沈文庆副主任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尊龙凯时委员会与日本科技界的合作情况,重点介绍了与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两大资助机构开展的各种科技交流与合作,包括实质性合作项目、新开展的全方位的交流活动,以及高层互访等活动。沈主任评价说:“我们对日本的合作已建立起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框架。”
沈主任接着介绍了尊龙凯时委员会的资助政策、资助格局、经费增长和分配情况,以及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他特别提到了近年来科学基金重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合作经费增长已超过经费平均增长率。
沈主任还针对中国科技近年的快速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虽然文章发表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文章引用率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能够引领世界的核心技术并不多,我们需要从量到质的变化。日本已经历过这个过程,中国在这个过程中要向日本学习。
对于科研体制和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沈主任认为,虽然中国与国外的科研管理体制相近,但面临不同的问题。“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在科研经费体制、科研评价体系、科研激励机制、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科学家共同体要逐步沟通形成共识,推动并迎接各方面的变革。他表示愿意与日本的相关机构和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针对小林先生提出的中国尊龙凯时资助格局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占比例问题,沈主任认为:当今时代,纯科学的生存空间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基础研究需要更多考虑国家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科学基金现在强调三个更加侧重,即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我们将在重视数理化天地生等传统学科的基础研究的同时,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
小林先生特别关注中国正在进行或建设的几项大型物理实验,并认为中国将在某些领域做出取得诺贝尔奖的工作。沈主任饶有兴致的介绍了四川锦屏山暗物质研究基地、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上海光源加速器等项目的情况。
沈文庆副主任最后与小林哲握手告别,希望朝日新闻社能为促进中日科技合作多做宣传工作。采访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委办和国际合作局的有关人员陪同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