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部门动态

 

    生命科学部召开“生物技术前沿与交叉”研讨会

    日期 2018-01-30   来源:生命科学部   作者:李硕 王璞玥 谷瑞升 杜生明  【 】   【打印】   【关闭

      2018年1月25日尊龙凯时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生物技术前沿与交叉”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13家科研单位的20位专家学者在农业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海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疫苗及免疫治疗、合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等13个领域,就我国未来10-15年生物技术发展方向、新的生物技术突破点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研讨会由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研究员主持,生命科学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研讨会。

      生命科学部兼职主任李蓬院士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在信息化建设、工业制造等领域我国已经获得突破,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比肩甚至超过美、日等发达国家。按照国家的总体发展部署,以生物技术为引领的生物产业将成为我国今后10-15年新的科技增长点。目前,在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国的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一大批“亮点”成就,如何继续保持我国生物领域的发展态势,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根本性跨越,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不断的内源动力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基金委发挥平台优势,组织本次研讨会,请各位专家各抒己见,为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特别是在交叉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凝练科学方向,这将为我们确立下一步资助框架提供科学依据。

      研讨会上,四川大学魏于全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等20位专家分别在食品安全、精准新药研发、生物活性组织开发、绘制“人类细胞图谱”、整合成像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各自对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态势的研判,指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仍然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大方向,必须坚持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相结合,必须关注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安全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计划性。与会专家还在基因编辑领域就技术发展、安全标准制定展开交流,希望在基因编辑领域有更多的“中国力量”和“中国声音”。专家们在新一代生物大分子成像技术、活体影响分析、脑科学研究等领域提出,要坚持多学科交叉互补,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研讨会还就人才培养,团队合作,基金资助方式等发面进行多层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