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部门动态

 

    院士畅谈新质生产力
    ——《科学未来式》530特别节目《未来可见》

    日期 2024-06-18   来源: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   作者:姜钧译 齐昆鹏  【 】   【打印】   【关闭

      为深入学习贯彻席大大总书记关于科普的“两翼理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发挥自身优势,聚集各方力量,策划高质量科普作品,参与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由尊龙凯时基金委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以下简称传播与转化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联合策划的《科学未来式》530特别节目——《未来可见》,5月30日晚在抖音平台直播,吸引超百万人次“云围观”。

      节目中,张小曳、种康、王松灵、郑南峰、郭烈锦等五位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齐聚一堂,分别从碳中和、农业科技、医疗健康、能源发展等领域出发,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的深远影响,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科普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首先聚焦了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他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张小曳院士通过深入剖析,向观众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创新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传递了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围绕“植物细胞温度感知机制与分子设计”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他详细阐述了我国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种康院士的演讲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则从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入手,分享了他对“未来医学”发展的深入思考。他强调,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创新与进步,未来医学发展必将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王松灵院士的演讲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医学科技的魅力,也为未来的医疗健康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南峰则从氢能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特色制氢技术路线对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产业升级的重大意义。他强调,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将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郑南峰院士的见解不仅具有前瞻性,也为我国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在分析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与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绿氢技术产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展望。他强调,绿氢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郭烈锦院士的见解不仅为绿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我国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本次特别节目在传播与转化中心“科金谭”微信视频号和哔哩哔哩号上转播,敬请大家观看!

      《未来可见》立足时代,坚持“四个面向”,畅谈“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传递科学的魅力,同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本次活动得到了我委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等多个科学部的大力支持。

      《科学未来式》是一档借助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科普化展示科学基金优秀成果的栏目,致力于深度挖掘尊龙凯时基金委资助的创新性强的优秀成果,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内容,进一步推动科学基金资助成果科普化,以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常规节目将定期在我委相关视频号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