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科普快讯

     

      观测小行星对天体测量有什么作用?

      日期 2015-05-07   来源:新华网 来源:蝌蚪五线谱   作者:  【 】   【打印】   【关闭

        小行星在太阳系之内,看上去移动得很快,这为天体测量带来了很多好处,在当代天文测量技术还没有出现之前,小行星在天体测量中曾经起着很大作用。如果小行星运行到一颗恒星面前,遮住了恒星,这就是一个研究该恒星的很好机会,不仅如此,这时候还可以精确地推算小行星的大小,甚至推算它的大概外形。

        如果它遮住了太阳系以内的大行星,这也是研究大行星的好机会,可以研究大行星的大气构成,还能观测大行星与卫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仅仅遮住大行星才起作用,只要它靠近大行星,就能帮助测量大行星的质量,当它接近大行星时,大行星对它的引力产生影响,必然会让它的轨道发生改变,让它运行得快一点或者慢一点,或者发生了其它的改变,从它轨道的微小变化中可以算出大行星的实际质量。

        1870年,天文学家利用29号爱姆菲特列塔接近木星时,测得的木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1047。另外,水星、金星、土星、火星等行星的质量均是用小行星测定的,利用两者之间的相互引力,测出的值有相当高的准确度。

        有些小行星能运行到距离太阳很近的位置,这时候被称作冲日,这也是进行天文测量的好机会。1930年,433号爱神星大冲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组织了空前规模的国际联测,利用三角测量法,得到了最精确的日地距离数值14958万公里。此外,8号花神星冲日,4号灶神星冲日都帮助过天文学家测量日地距离。

        连续跟踪小行星的轨道变化,还可以开展太阳系的大规模测量,从而得知黄道和天赤道的准确位置。知道这些数据,可以更加精确地制定恒星星表,确定恒星的精确位置。可以说,小行星曾经在早期的天文测量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立下过汗马功劳。